鬼大爷书城 > 妖猫传 > 转章 风不停歇 >

转章 风不停歇

【一】

空海和逸势,漫步在洛阳的人群之中。

自长安出发,抵达洛阳,是在昨天傍晚。

在洛阳城停留约三日以免除旅途的疲惫,随后便要往日本去了。

两年前,两人初入长安,曾造访过洛阳城。

回想当时,空海正是在此和丹翁相遇,并被他作弄而抱了看似西瓜的狗头。

四月,市场里闹哄哄的。

空海在此找到令人怀念的东西。

“是荔枝吗?”

自南方运来的荔枝,已在店头出售。

空海买了数串荔枝,揣入怀中,跨步走在路上。

前方可见洛水之上的天津桥。

“喂,空海。”

逸势扬声唤道。

“什么事,逸势?”

“初次见到那座天津桥,激动不已,如今再次眺望此桥,却有奇妙的感受。”

决定返回日本之后,逸势似乎也萌生感伤。

“想到不能再看到这桥了,不由得兴起遗憾之感。”

“那,逸势要不要留下来呢?”

“别说蠢话。正因为可以回去,我才会这样说的。”

逸势慌张地解释。

踏着桥板,两人往对岸走去。

此处人山人海。

桥旁的河岸上聚集了不少人。

“要不要去看看?”

时间很充足。

走入旁观人群中探看,一位老人立在河岸上。

人群将老人团团围住。

老人右手握着一根拐杖。

“来,帮你们写大名,帮你们写大名!”

老人朝聚集的人群吆喝。

“最近机运欠佳的大爷大娘们,来祓除不祥啊。不,不是我亲自祓除。祓除不祥的是东海龙王。我的任务是写上你们的大名,送给东海龙王。”

“若是这样,可否拜托你——”

一名男子迈步向前。

男人报上姓名,老人便用手中拐杖在靠岸的河面上写下那人的名字。

“空海,你看——”

眺望此光景的逸势,在空海耳畔发出惊讶的声音。

一般说来,写在水面上的字会消失不见,那老人所写的字却不会消失。

不但不曾消失,写在水面上的名字还随着水在流动。

字样流至洛水下游,才渐渐消失不见。

“来,如何?现在这个名字,顺着洛水,再随着黄河,最后会注入东海,流到东海龙王那儿。在那儿,龙王就可以祓除不祥或恶障。”老人说道。

听着众人的惊叫声,老人一脸淡然。

要求写名字的男人,从怀中掏出散钱,递交给老人。

帮人写名字消灾解厄,再从中赚取一些小钱,似乎是老人的营生之道。

写了好几个人的名字后,老人打起招呼来了。

“前面这位是——”

老人凝视着空海。

“你也写一个吧?”

逸势顶了一下空海的背。

“喂,空海啊,似乎在指你呢。”

“既然被叫到,那就没办法了。”

空海迈步向前。

逸势跟在他的身后。

不一会儿,空海来到老人面前。

老人问道:“是僧人吗?若是,哪用得着我,你自己写吧。”

老人将拐杖递给空海。

空海接过拐杖。

“我不好写自己的名字,请让我写其他的字吧。”

“你要写什么字?”

“龙。”

于是空海用拐杖在水面上写了一个“龙”字。

跟老人的字一样,空海写的字也没有消失,在水面上漂流。

旁观的众人发出赞叹声。

空海“啪”地拍了一下手。

只见那向前流动的龙字,竟在水面上扭动起身子。

眨眼之间,那龙字从水面抬起头来。

“哇!”

看热闹的人大叫出声。

“龙要飞上天去了。”

围观的人骚动起来。

龙字自水面浮上空中。

“原来如此。”

老人接过拐杖。

“那,我也得写个什么。”

老人手持拐杖,在水面上流畅地写了一个“凤”字。

仿佛在追逐“龙”字,水面上的“凤”字,突然离开水面,在天空中盘旋飞舞。

“太厉害了!”

“你看那个。”

小骚动变成了大骚动。

向天空攀升的龙字和其后紧紧跟随的凤字,在蔚蓝的天空彼此缠绕,水花四溅。

那水花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

不久,水花消失了。

不知何时,老人、僧人及其同伴已不知去向。

【二】

空海、逸势同那位拄杖老人,一起漫步在洛阳市街上。

仿佛很滑稽似的,老人的喉咙深处发出了咕噜咕噜的低笑声。

“丹翁大师,好久不见啊。”空海说。

“是呀,好久不见了。”

丹翁脸上浮现愉快的笑容,回答道。

空海和逸势认识的丹翁,相貌已变得与从前不同了。

那张脸变得柔和,丝毫没有邪气。

逸势虽已认出丹翁,但不能马上会意。

“空海啊,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逸势问。

“一见到时,马上就知道了。”空海回应。

“空海,我一直在等你。”丹翁说。

“我听到青龙寺大阿阇梨要回日本的风声。我想,比起长安,在这儿用这样的方式见面较好。”

“是的。”

“若没在那儿相遇,今晚我打算去客栈找你们。”

前次入长安之前,空海一行人曾投宿的地方。

“话说回来,丹翁大师,我必须向您致谢。没有向您致谢就离开大唐将会留下遗憾。”空海说道。

“致谢?谢什么?”

“青龙寺那件事。你操控了珍贺的梦境。”

“那件事啊。哪里,反正是你,你迟早也会设法解决,是我多管闲事了。”

“不,如果丹翁大师没有私下运作,今天我也不可能这样回去,恐怕还得继续待在长安。”

“能帮上你的忙,我欢喜之至。”丹翁说。

“对了,杨玉环呢?”空海问。

一直饶舌的丹翁,忽然闭了嘴。

静默无语地,三人一起漫步在洛阳人群之中。

丹翁眼中流下泪水。

仰望天空。

“过去了。”丹翁低语。

“往生了吗?”

“嗯。”

丹翁停步俯视。

“她死在我怀里,像沉睡般逝去……”

地上的泥土犹沾泪痕。

“虽然不到一年,却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丹翁再度仰望天空。

“空海啊,我要向你致谢。托你的福,如果没有你,我哪能拥有这样幸福的日子。”

两颊顺流下来的泪水,丹翁并未拭去。

“不过,我们碰面得真巧。有件事我正想告诉你。”空海说。

“是什么呢?”

“嘴巴说,还不如直接看。是这个——”

空海自怀中取出纸卷。

“请看。”

“这是?”

“白乐天的诗作。”

打开纸卷,丹翁开始拜读。

《长恨歌》。

灞桥边,白乐天与玉莲的月琴共鸣之物。

其后,临别之际。

“请您务必收下这个——”

白乐天如此说,递给空海。

丹翁定睛细看《长恨歌》,他的白发在微风中摇曳。

读毕掩卷。

“真是了不起。”丹翁说,“与李白相比,白乐天有着不同的才能。他迟早会成名的吧。”

“正是。”空海点了点头,说道。

“请您收下《长恨歌》,好吗?”

“我已全部默背下来了。”

“那我就收下了。”

丹翁将《长恨歌》纸卷收入怀中。

空海插入怀中的手伸出来时,握住一个用纸包裹着的东西。

“这是?”

“玉环的头发。”丹翁回道。

“请把它带到你的故国——也是晁衡的故国埋藏吧。先前,我说有事请托,就是这事。那儿本来就是我们和晁衡大人要一同前往的地方。我的头发也混在其中。”

空海双手捧取,说道:“我先保管了。”

随即将头发纳入怀中。

看到空海确实收入怀中之后,“那,我走了。”丹翁道。

“您现在就要走了?”

“嗯。”

“我本来打算今晚与你一起饮酒。”

“算了。我不想让你看到我再度落泪。”

“你要去哪里?”

“任风之所去。”

丹翁泪痕已干。

“我的一生了无遗憾。且随风而行,四处飘荡吧。”

“风吹往何方,就往何方去,或许,也会到你的故国。”

“随时候驾。”空海说。

“贵妃娘娘的墓地在哪儿?”

“终南山附近的村子。仅有我知道。”

“那,我有一事相求。”

“什么事?”

“能否请您代我将这件东西供奉在贵妃娘娘的墓地?”

“是什么?”

“是华清池的石子。”

“石子?”

“是的。当作那件事的纪念,我本来打算将石子带回日本,但如果能供奉在贵妃娘娘的墓地,我认为更好。”

“石子呢?”

“在这儿。”

空海伸手入怀,取出一粒小石子。

“请务必带到。”

“知道了。”

丹翁接过石子,收入怀中。

“连同这首诗,都拿去供奉玉环吧。”

空海和丹翁依然站立对望。

“有朝一日,这阵风会吹到倭国吗?”

“有可能,”丹翁响应。

“我走了。”

丹翁转身,跨步走向人群。

渐行渐远。

空海和逸势站在原地,凝望丹翁的背影。不久,他便卷进人的旋涡,不知去向了。

“走掉了。”逸势说。

“嗯。”空海颔首。

“不过,真想不到你会有那样的东西。”

“哪样的东西?”

“华清池的石子啊。”

“那个吗?”

“是啊。没想到你也会做出这么可爱的事。”

空海经逸势这么一说,

“呵呵。”

轻笑出声。

“空海,哪里奇怪了?”

“不,我在想丹翁大师的事。”

“丹翁大师的事?”

“嗯。”

“什么事?”

“今晚再告诉你。”空海说。

“他若看到那个,或许会突然改变想法。”

“什么意思?”

“逸势啊。今晚说不定你会梦见四大天王踩你。你小心点。”

空海跨步走去。

一边走一边开怀大笑。

【三】

漫步在洛水河畔的丹翁,突然回神察觉,怀中有种微妙的触感。

某个跟方才不同触感的东西。

“奇怪——”丹翁边走边伸手往怀里摸去。

有个圆嘟嘟的玩意儿,是方才空海交给他的石子。

丹翁将它取了出来。

“这是?!”

放在丹翁手中的东西不是石子,而是一颗荔枝。

杨玉环最钟爱的水果。

丹翁呆立原地。

他凝视着手中的荔枝,简直要把荔枝看穿。

“能否代我供奉在贵妃娘娘的墓地?”

“原来他要报复狗头一事……”丹翁喃喃自语。

一会儿,丹翁大笑起来。

他那夸张的笑声,让身旁走过的路人纷纷躲避。

空海那小子,竟然是这种男人。

竟然对我使出这种花招。

丹翁放声大笑。

真是有趣——

空海啊。

你,真是有趣哪。

在洛阳的人群之中,丹翁大笑不止。

全书完